热讯:奋楫海之南 扬帆自贸港|五指山市:青山绿卷尽舒展 人景和谐开新局

时间:2023-04-11 10:37:55     来源:北青网

■ 海南日报记者 谢凯


(资料图片)

伴着清风和虫鸣,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村民王菊茹开启了一天的茶作时间;南圣河边,远道而来的游客闲坐临河茶室品茗赏景。

海南中部,五指山脉,这里蕴藏的生态资源是宝贵财富。在当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共识惠及人们;向未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指引着方向。

因林而兴,向林生长。作为地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核心区域的五指山市,生态在当地的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这一年来,五指山市牢记殷切嘱托,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政策,紧紧围绕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指出的以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中部生态保育区的战略定位做文章。

沿着省政府工作报告锚定的目标任务,五指山市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理念,勇于先行先试,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为海南自贸港生态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新范式”。

生态保护,厚积绿色底蕴

在国家公园内,人和智能机器齐心守护一草一木一物。

4月1日,对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护林员王道真来说,有些特别。这一天,包括王道真在内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五指山分局一众护林员与海南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五指山保护区分局民警进行了联合巡护,救助了一只“雨林精灵”。

“巡护到一处密林时,我们发现一头受伤的海南麂趴在草地上一动不动,眼睛却睁着,那眼神很真诚。”王道真介绍,他们现场观察后判断,海南麂是受外伤导致身体无法动弹,一行人对其包扎、喂养泉水等后将其放归森林。

王道真介绍,海南麂俗称黄猄,护林员们在雨林里已经许久没有见过其身影了,它的出现说明近些年来海南热带雨林的保护有了效果。海南麂跃向森林后的那一刻,让他不禁回想起了鹿回头的传说故事。

类似保护的场景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已是常态。依托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扁平化等创新的管理体制,若干网格化分布的管理站点和护林员覆盖雨林每一处角落,对热带雨林实施最严格的保护。

保护不只做加法,还有减法。五指山市清除金钟藤等有害生物,自2022年开始连续两年开展“打击毁林”专项行动,查处了一批毁林种植槟榔的案件,遏制毁林种植槟榔的势头。

五指山市水满乡的茶园春色浓郁。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在五指山片区,自去年以来,这里已搭建起包括红外线热感应触发相机在内的监控网络;信息化数据已与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智慧雨林平台、巡护终端系统等实现数据共享,为雨林管护和研究工作插上“空中”翅膀。

国家公园分为核心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的实际范围里更多分布在城镇间,市县管辖更多一些,这一类区域往往需要林长制参与其中。

2022年10月,五指山市在林长制的行政管理模式下探索出一条信息化监管新路径。

“我们整合14类林长考核关键指标,构建了林长管理的一张底图,建设森林资源监管信息平台。”五指山市林业局局长张圣介绍,他们通过信息化来把每一级林长制工作人员都落实到责任上,实现24小时网格化管理,不仅仅是冠上名字即可完成工作。

五指山市林业局办公楼内,五指山市林长制暨森林资源监管信息平台24小时不停转。监控台下,工作人员文琼莲手机上弹出一条护林员黄小山发来的信息窗口:“黄高将管护区福利岭区域发现农户蚕食林地。”

收到信息后,文琼莲便立即线上转交和提醒五指山市林业局公益办,再由公益办派出人员与管护站护林员现场核查,同时协调辖区林长办查找当事人,进行警告教育,并加强每日监管上报,加快现场复绿。

当发现问题时,通过系统协同联动,形成问题发现、分发、处置、反馈闭环处置流程。流程不闭环,责任就撤不掉,借助林长制暨森林资源监管信息平台,五指山市林业部门构建起一张“双林长”工作机制和三级林长网格化管理体系。

全市11名市级林长、529名乡村级林长、45名专职护林员、812名生态护林员全员运用平台手机端上报巡林、巡护工作情况,部门做到了时刻掌握工作动态,护林人员及时处置巡林问题。

该平台建立以来,数据显示,涉林违法事件上报、处置及时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涉林违法事件数量较之前相比大幅下降。

这些分镜头彰显了五指山的战略定力,拼接组成了五指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影片”的长卷。过去一年,在生态保护领域,五指山市持续发力——

完成生态搬迁。举全市之力推进国家公园核心区生态搬迁,腾出雨林生存空间,全市58家机关单位包户参与,生态搬迁工作任务基本完成,搬迁群众乐享各项保障政策。

抓好“林长治”。确保森林覆盖只增不减,全市行政辖区实现林长责任全覆盖;充实完善专职护林员、生态护林员等队伍,实现护林全覆盖;在国家公园周边地区学校推行“小林长”,引导青少年参与森林资源保护。

严防森林火灾。组建扑火专业队和半专业队两级队伍,定期演练和培训,强化责任落实,2022年全年无一起森林火灾。

全力治水体。开工建设昌化江上游滨河雨林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开展治理水环境、修复河湖生态等具体行动。

俯瞰改造后的五指山三月三大道。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优化大气环境。依托“钉盯执法”“蓝天卫士”等科技系统和巡查等手段持续性查处大气污染行为;妥善解决油烟污染问题,推动建成区内368家餐饮单位100%安装油烟净化器,空气质量进一步得到保障。

拓宽“雨林+”道路。开办雨林文化展和雨林时装秀、承办“雨林与您”体验活动、配合取景拍摄综艺节目等各项举措,大众贴近了雨林,给未来也积蓄了更多可能。

这一年,五指山市以行之愈笃的干劲,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等荣誉称号。

依托优越生态环境,去年,胡大一、凌锋等心脑医学专家在此论道气候康养;今年,海南省心脑医学中心(筹)、海南省胡大一心脏中心等项目正在全力建设,五指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国际医养中心等背靠三甲医院,带着数亿元投资落子,项目主楼实现封顶,生态型城镇的未来产业竞争力悄然显现。

今年4月,五指山市还将举办“四库”“两化”高质量发展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建言实现路径,深度融入国家公园建设。

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业旺民富

作为曾经的国定贫困市县,五指山市推进工作的重心在乡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让老百姓过好日子上,执行好这项嘱托。

过去一年,毛纳村作为五指山市乡村振兴的样板,该市通过组织座谈会、成立工作专班推进项目具体化责任化,通过举办新潮文化活动、持续美化乡村环境、推进乡村产业和文化振兴等举措,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路径上勇蹚新路。

俯瞰日新月异的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拉起海南日报记者的手,毛纳村村民王柏和迫不及待地说起变化,“去茶山的道路打通啦,我们的手工茶坊还扩大了厂房……”

去年以来,毛纳村坚持把茶叶这项富民业旺的产业经营好,突出抓好茶叶“普查、纯种、扩种、增量”和茶园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积极与海南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合作推进海南大叶茶基因测序,明确大叶茶品种,选优扩种纯正优良品种,提升茶叶质量。

2022年,毛纳村茶叶种植面积拓增到1772.66亩,茶叶产量13.65万斤,同比增长152%;茶青收入245.7万元,同比增长150%,还新成立2家茶叶专业合作社,21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681元,比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2421元。

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去年,毛纳村着重做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一心(游客服务中心区)、两轴(村庄沿途主要景观、生态河道景观)、四区(五彩稻田片区、黎族船屋片区、茶山片区,露营营地片区)、多点(多个村内居民房、景观节点以及标志性构筑物等)”结构体系为基础,以一点带动(以毛纳村为龙头)、水陆并行(水路泛舟、陆路骑行、雨林穿越)、六村联动(六个自然村联动发展)为抓手,优化提升毛纳村空间布局,着力打造村庄内涵式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新的游客服务中心、村居民房改造等项目正在全力建设,预计今年上半年即可完工。届时,毛纳村的旅游接待能力会有显著提升。

优美雨林风光是毛纳村发展的底气。五指山市在毛纳村举办雨林时装周、雨林实景演出、星空露营节等雨林和乡村文旅活动,聚集人气。

鼓励返乡青年、优秀乡贤、外部企业加入乡村振兴的发展行列中,加快形成产业配套服务。去年来,村庄开设2家农家乐,兴建垂钓平台、茶园观光步道、产品展示屋、咖啡吧等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村庄生态旅游接待能力。

得益于此,2022年,毛纳村累计接待游客11.9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97.59万元,乡村生态旅游火热。

变化,村民看在眼里,也记在了他们心里。

“山乡巨变家和满,来年再到五指山,还把乡亲看,哎啰哎……”

五指山下,人和景美,深山里的校园、繁茂的大树下,飘扬着生动的稚音,爱歌唱的黎族人用自己的方式道出心中的感情。去年7月,毛纳村组建毛纳村“1867”歌舞队,8月成立凤凰花童声合唱团,老的少的齐上阵,志在讲好毛纳奋进故事。童声合唱团原创和改编6首歌曲,孩子的歌声通过博鳌亚洲论坛走向世界舞台;歌舞队自编舞蹈,村民们通过舞蹈,打开迎客交流心声。

一步一个脚印,紧盯共同富裕目标,毛纳村产业旺、群众富,文化兴。

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各类人才参与其中,持续发力,这样的发展凸显高质量。

曾向萍是海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的副研究员,从2022年开始,她几乎每个月要在繁忙的科研任务中抽出时间,从明亮的实验室一头扎进深山里,直言“乐在其中”。

绕过数不清的急转弯道,在五指山市畅好乡的什哈村,清澈的山泉水飞流直下,直奔群山之中的村庄河流。

“这里的泉水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但土壤环境难尽人意,我们借助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改良土壤和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轻了经营成本,成功种上了高山蔬菜。”什哈村高山蔬菜基地负责人强浩表示,基地现在每天往外运送各类叶菜产品,市场供不应求。

“推广良种和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肥使用,发挥我们的优势。”曾向萍说,室内培训和田间技术指导常态化进行,既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又有利于当地群众科学种植,引导他们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去年8月,她又接下了水满乡茶园提质增产的科研项目,工作量更大了。“团队从种苗到技术指导,再到产量和质量,我们全程关注和服务,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曾向萍说。

在五指山,和曾向萍一样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的各类人才还有不少,他们发挥各自优势,开展服务,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剂”。

农村基层治理,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引领非常重要。过去一年,五指山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投入了2683万元改建12个党群服务中心,市、乡、村三级党群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6个,评定四星级以上基层党组织15个,毛纳村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

走进五指山市的村庄,共产党员户的牌子挂于大门显著位置。当地有关部门推进农村党员户挂牌亮身份实现全覆盖;培育121名党员致富带头人,带动3103户群众增收致富。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的画卷已经徐徐展开。在这里,伴随着政策的有力落实,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宝山硕果累累”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本报五指山4月10日电)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