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王氏戏曲盔头四代人传承百年技艺
时间:2023-07-28 10:38: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解说】戏曲盔头是中国传统戏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青海省王氏盔头家族四代相传已有百年历史,今年54岁的王增孝作为市级戏曲盔头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从事盔头制作已有40多年。
【同期】青海省西宁市市级戏曲盔头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增孝
【资料图】
最早的时候,我爷爷在戏曲剧团里面,就是农村的戏曲班子里面,他是负责音响后台这一块,从那时候我爷爷就开始制作,就是剧团用的一些道具包括戏剧盔头,到我父亲这里已经形成规模了,他整个就是给剧团专门做这个戏曲盔头,我在小的时候看到他们制作盔头的时候感到很好奇,闲的时候就是跟着帮忙做点小活,慢慢地就对这个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也爱上这个制作盔头技艺这一方面的事情,最后就是一直想着把这个盔头学过来。
【解说】中国戏曲中,秦腔是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之一,流行于陕西、甘肃、青海等多地。王增孝制作的盔头专门为西北地区的秦腔设计。
【同期】青海省西宁市市级戏曲盔头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 王增孝
我做的盔头也是很有西北地区的这个特色,帽形大气、豪放。有朋友问我,他说王师傅你这个帽子是属于京派,还是属于海派?还是属于哪一派?你这个帽子跟我们的稍微有一点不一样,我就把这个也专门研究了一下,最后就发现我们这个帽子,跟人家的帽子就是不一样,这个帽形稍微高一点、大一点,它就是原汁原味我们青海西北地区秦腔的帽子,所以我就想着重新把这些东西再整理出来,把这个东西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解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盔头的制作过程繁琐且耗时较长,其中,点绸是最复杂的工序之一。
【同期】青海省西宁市市级戏曲盔头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 王增孝
最早的时候这一道工序就是点翠,他就是拿翠鸟的羽毛拿那个蓝颜色选上,选上以后就是点在盔头上面,有些头饰头面上面,后来翠鸟是国家保护动物,最后就是拿跟翠色一样的绸缎和布,来代替这个翠鸟的羽毛材料,所以我们现在制作盔头的话,就是全部用点绸方式来完成这个过程。
【解说】在张江中教授的指导和设计下,王增孝专门制作了赵匡胤专用的戏曲盔头——太祖盔,以突出夏侯惇和赵匡胤的舞台造型形象。
【解说】在过去五六年时间里,王增孝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各种盔样,他希望将传统的盔样和制作技艺传承给下一代。
【解说】今年24岁的王晶璟是戏剧盔头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跟着父亲学习盔头技艺,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期】青海省西宁市市级戏曲盔头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 王晶璟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承人,我会紧跟父亲的脚步,在技艺上精益求精,并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并更好地传承下去。
察森塔娜 青海西宁报道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
- 青海王氏戏曲盔头四代人传承百年技艺
- 小米2014912是什么型号
- 大龙地产7月28日快速回调
- 全球老虎日看虎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荣见证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伞护效应”
- “杭州宋城”奉上夏日娱乐盛宴
- 文旅消费强劲复苏!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同比增长超六成
- 红米note12Pro王者能开多少帧
- 完美世界:作为荒天帝唯一的弟子,天赋十分惊人,结局却太惨?
- 广州徒步路线有哪些(党的路线有哪些)
- 钓鱼小药大全全套价格 钓鱼小药大全
X 关闭
资讯中心

2022-08-06

2022-07-08

2022-05-20
2021-10-18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