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助力电力系统绿色转型
时间:2023-08-02 06:37:37 来源:科技日报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张 蕴
7月22日,一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青海西宁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专家王成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管晓宏等领域内权威专家学者为我国电力行业减碳建言献策。
氢储能将深度改变能源结构
在《氢赋能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与能源革命》主旨发言中,管晓宏说,氢有多种制备方式且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因此氢储能技术值得关注。“我们可以用电解水或光催化的方式把水里的氢分离出来,再在常温常压下通过管道、油罐车等石油化工基础设施运送氢。”管晓宏补充道,利用氢燃料电池可实现边发电边放热,而氢燃烧的产物——水还可再次用来制氢,这是一个零污染排放、零碳排放的过程。
在管晓宏看来,能源电力系统的绿色转型势在必行。氢能赋能下的能源电力系统将有可能实现局域的能量平衡,避免能源浪费或短时间内短缺。“氢赋能的分布式智慧能源系统,将可能深度改变能源结构,为未来的分布式数据中心、高速通信站点提供零碳能源,实现以绿色分布市场为标志的能源革命。”管晓宏说。
微电网促进可再生能源就地利用
王成山指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应用无外乎两种方式:集中外送和就地利用。他介绍道,电力系统由发电、输电和配电三大部分组成。新形势下,配电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未来配电网的发展,将最大程度地追求新能源与负荷分层分区就地平衡,尽可能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地利用。
微电网则是未来实现可再生能源就地利用的重要手段。微电网可以把电源、负荷、储能等系统高度集成在一起,有利于实现源网荷储的灵活控制,达到电源侧和负荷侧的平衡。
不仅如此,很多企业也都在探索“微电网+”的发展模式。如“微电网+废弃矿山”可以把废弃矿山做成光伏基地,将废弃矿山充分利用起来;“微电网+油田”可以解决弱电网情况下油田的开发利用问题。
“总之,微电网是一种源网荷储高度可控的模式,它可以很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尽可能多地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短时间内高强度用电对电网的冲击。因此,我们认为微电网在可再生能源就地利用方面,会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王成山表示。(张蕴)
标签:
最新文章推荐
- 新技术助力电力系统绿色转型
- [AI绘画] 3D实体绘画风 2
- 小米10连接车载蓝牙没声音
- 云南能投:累计已投产发电风电场项目总装机容量增加至82.68万千瓦
- 绿色能源科技集团(00979)拟向债权人发行合共21.03亿股资本化股份
- 这张图,让你看懂“中国高铁”如何崛起!
- 比亚迪什么时候上市电动大七座SUV(比亚迪什么时候上市)
- 南充:高坪推出三宗土地将于8月31日挂牌出让
- 四川普通类本科二批次录取开始, 师范、医学、财经院校总体呈高分态势
- 多因素影响下 佰维存储上半年预亏2.8亿元-3.2亿元
X 关闭
资讯中心

2022-08-06

2022-07-08

2022-05-20
2021-10-18
X 关闭